投资密码狂热背后深玩赛道资中的家眼游戏
最近朋友圈里GameFi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,让我这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不禁感慨: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但又处处不同。 记得去年和一些VC朋友喝酒时,他们半开玩笑地说:"现在办公室里最头疼的就是那些GameFi项目的投后管理。"这话不假,上轮牛市游戏板块简直就像个吸金黑洞,一级市场砸进去的钱比我见过的任何赛道都多。说到底,这些机构现在就像是拿着烫手山芋,除了继续推高这个板块的价值,他们别无选择。这种"被迫站台"的处境,反而成了当前GameFi回暖的重要推手。 说实话,之前很多所谓的链游简直是在侮辱"游戏"这两个字。粗糙的画质、无聊的玩法,纯粹就是披着游戏外衣的资金盘。但今年情况确实不一样了,我注意到有几个团队在偷偷憋大招。上周试玩了一款尚在开发的3A级链游Demo,那画面质感让我恍惚间以为是暴雪的新作。不过话说回来,光有画面还不够,如何让"Play"和"Earn"真正平衡,而不是沦为另一个"打工模拟器",这才是考验团队功力的地方。 我经常跟年轻创业者说,想要让普通人理解区块链,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游戏。记得2009年玩《魔兽世界》时,公会里的金币交易系统简直就是最早的DeFi雏形。现在的链游如果能复刻当年《愤怒的小鸟》或者《Pokémon GO》的病毒式传播,那带来的用户量将是几何级的增长。 NFT装备、代币经济、游戏公会...这些概念放在传统游戏里可能显得突兀,但在链游世界却浑然天成。最近在玩的一个全链游戏让我特别兴奋,玩家真的可以像《头号玩家》里那样,完全拥有并自由交易游戏内资产。不过兴奋之余也要清醒:这个领域的泡沫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必须提醒大家:GameFi可能是下一个财富风口,但也可能是埋葬最多韭菜的坟场。那些号称"稳赚不赔"的项目,往往第一个暴雷。真正有价值的,永远是那些能让玩家发自内心说"这游戏真TM好玩"的作品。机构资金的"套牢焦虑"
从"土味小游戏"到3A大作
游戏的破圈魔力从未改变
区块链与游戏的"天作之合"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- Friend.tech:一场精心设计的社交金融游戏
- 区块链生态之争:老牌公链CP与新生代Layer2的全面对决
- Gemini与DCG撕破脸:一场关于债权人权益的拉锯战
- 今日重磅:以太坊ETF质押迈出重要一步,美国政府竟1美元白菜价采购ChatGPT
- 手把手教你薅MassaLabs羊毛:2000+代币免费拿
- 深度剖析:为何我对FXS情有独钟,认定其为23-24年最值得押注的项目
- Toncoin逆袭记:从SEC阴影到超越狗狗币的华丽转身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与以太坊近期走势深度解读
- Solana绝地反弹:5%暴涨背后的机会与隐忧
- 元宇宙产业迎来新突破!徐汇区牵头打造首个元宇宙生态联盟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周末震荡走势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Friend.tech的诡异现象:资金没跑路,Key却在贬值?这背后藏着什么猫腻
- 当古老黄金遇上数字时代:价值共识的千年传承与革新
- Worldcoin:一场重塑全球财富分配的革命性实验
- XRP或将上演惊天逆转:2024年有望飙涨25倍的背后逻辑
- 香港Web3发展之路:一位立法会议员的思考与实践
- 比特币天价手续费乌龙落幕:市场风向会就此转变吗?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美联储决策背后的微妙博弈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