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解法律虚拟析货币红线是否师深律交易踩了
最近在办理案件时,经常有公安机关的朋友问我:"那些整天倒腾USDT的币商,即便没涉及赃款、没帮人换汇,能不能给他们定个非法经营罪?"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时,我也觉得挺有意思。毕竟在我们老百姓眼里,这些币商天天买卖USDT赚差价,怎么看都是在做生意啊!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,刑法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套用的。 刑法第225条给非法经营罪画了四条红线:第一是专卖专营品,比如烟草、盐业这类;第二是倒卖各类许可证明;第三是未经批准搞金融业务;最后一条是"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"的行为。前三条都很明确,但最后这条"其他"就变成了一个"万金油"条款。 说实话,我见过不少同行一遇到新型案件就往"其他"里套,这就像拿个万能钥匙开所有锁,看着方便但未必合适。USDT这类虚拟货币,既不是国家专营品,也不是金融许可证,更不是外汇。硬要往非法经营罪上靠,恐怕是有些牵强。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争议点:USDT能不能被认定为外汇?记得去年有个案子,当事人是个大学生,在宿舍里做USDT搬砖套利,半年就赚了十几万。派出所的同志一开始就认定他是在非法买卖外汇。 但仔细想想,USDT跟外汇真是一回事吗?美元是美联储发行的,欧元是欧洲央行发行的,USDT是哪家央行发的?是Tether这家私人公司啊!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这就好比把游戏里的金币当真钱用,虽然能换到真钱,但游戏公司能跟国家银行相提并论吗? 《外汇管理条例》里说得很清楚,外汇必须是"外币表示的支付手段"。USDT压根就不是哪个国家发行的外币,说它是外汇实在太过勉强。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星巴克的储值卡能买咖啡,就说它跟人民币一样是法定货币吧? 我在办案过程中发现,很多同行遇到新型案件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:觉得"做生意没执照=非法经营"。这其实是对刑法的误解。举个例子,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也没营业执照,但我们总不能把他抓起来判刑吧? 刑法讲究"罪刑法定",不能随意扩大解释。特别是对于USDT交易这种新兴事物,在监管政策还没完全明确的情况下,更应该谨慎对待。就像当年互联网经济刚兴起时,也有很多人把网店经营说成是非法经营,现在回头看不是很好笑吗? 当然,话也不能说绝。如果币商明知道买家要用USDT来换汇,还配合操作,这就可能涉嫌犯罪了。就像你开个烟酒店,明知道有人买酒是为了兑假茅台还继续卖,那性质就不一样了。 但这里的关键是要有确凿证据证明"明知"。不能因为有人用USDT换了外币,就认定所有卖USDT的人都有罪。就像不能因为有人用菜刀伤人,就说所有卖菜刀的都有罪一样。 最后说点个人感想:法律不是万能的,特别是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时。作为法律人,我们既要维护法律尊严,也要理解新事物的发展规律。与其动辄用刑法"一刀切",不如先完善监管制度,给创新留出合理空间。毕竟,谁又能保证今天的新事物,不会成为明天的经济支柱呢?非法经营罪的四大"紧箍咒"是什么?
USDT到底算不算外汇?
为什么不能随便扣"非法经营"的帽子?
真可能构成犯罪的情形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的48小时:一场价值50亿美金的资本攻防战
- AMP代币未来可期?专家预测2032年或突破0.09美元大关
- 币圈老司机周悦盈:43000点大饼继续看涨,以太坊2250支撑位稳了
- ORDI狂飙突进:比特币铭文生态迎来爆发期
- 11.22 加密货币市场的告别与重生:一位传奇落幕后的投资思考
- 经济学思维的革命:从古典到凯恩斯的蜕变
- 市场观察手记:当美联储主席又开始打太极
- 12月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五大关键趋势值得关注
- 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- 2023年底前,Floki真的能逆袭超越狗狗币吗?
- 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:一个普通投资者的深度观察
- 区块链安全:用数据筑起数字资产的防护墙
- MEV-Boost+新玩法:重质押如何成为以太坊的守护神?
- 区块链的春天来了?上海这场活动带你预见加密市场的未来
- 币安新帅首秀台北!区块链周的这些精彩千万别错过
- 疯狂砸钱为哪般?美国加密货币行业正在如何改写游说规则
- Ripple案启示录:加密资产如何与证券监管躲猫猫?
- 空投猎人的秘密武器:如何轻松斩获10倍收益
- 当以太坊遇见Lido:一场关于流动性质押的深度对话
- 美元泡沫下,这位金融大咖为何疯狂押注白银和以太坊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