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别些法线千生意在香,这港做链游律红踩
说实话,现在国内的链游市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很多号称"区块链游戏"的项目,玩起来跟传统手游没啥区别,难怪被玩家吐槽是"伪链游"。这不,最近不少游戏创业者都在打听:要不我们把项目搬到香港试试? 我跟律所的同事们讨论过好多次这个问题。结论很简单:基本用不着。为什么呢?咱们掰开揉碎说说。 想象一下,你在游戏里打怪爆了个稀有的NFT装备,想变现怎么办?肯定不是在游戏里直接交易对吧?绝大多数玩家都会跑到OKX、Binance这些交易所去买卖。说白了,游戏只是个生产道具的地方,真正的金融交易发生在别处。 香港证监会(SFC)管的那些1号、7号、9号牌照,都是给正经金融机构准备的。你一个游戏公司,玩家充其量就是在游戏里买点皮肤、道具,跟炒股炒币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就像小区里的大爷大妈在棋牌室打麻将,难不成还要给他们发个金融牌照? 刚从内地过来的朋友总爱问:"在香港做游戏要不要版号?"我每次都要笑着解释:这儿可不兴这套!香港没有版号制度,这点确实省心不少。 至于电信牌照,除非你要自己搭建游戏服务器机房,否则基本用不着。我们团队有个客户之前非要申请,结果花了几十万才发现纯属多此一举。 说到这个我可要好好提醒各位。去年有家新加坡公司,在游戏里搞了个开宝箱玩法,结果被香港警方直接端了。他们老板到现在还在打官司呢! 香港的赌博牌照基本都被赛马会垄断了,普通游戏公司根本申请不到。我见过太多创业者耍小聪明,说什么"我们这叫游戏道具随机掉落,不算赌博"。拜托,法官可不吃这套!一旦被认定涉嫌赌博,轻则罚款,重则吃牢饭。 根据我们处理过的案例,我总结了三条黄金法则: 第一,KYC一定要做扎实。上周还有个客户问我:"我们就个小游戏,能不能不搞实名认证?"我的回答是:"你想进监狱的话可以试试。"现在香港金管局查得可严了,连未成年保护都要管。 第二,资金流动要规范。我们建议最好找持牌支付机构合作,千万别自己搞个钱包就让玩家往里充钱。 第三,游戏规则要经得起推敲。去年有款很火的链游,因为设计了"拉人头返利"的玩法,差点被当成传销查处。最后还是我们帮忙重新设计了经济模型才过关。 总之在香港做链游,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金融监管、赌博红线、用户保护。把这些关卡都过了,生意就能做得踏实。我是金鉴智,在日本读完法律硕士后,这些年经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链游项目。有什么具体问题,欢迎随时来聊聊。第一步:搞清要不要拿金融牌照
第二步:其他牌照也不能大意
最危险的红线:赌博元素
合规经营的三大法宝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市场本周风云:FTX风暴、SHIB梦想与ETF曙光
- 从寒冬到逆袭:MOBOX如何用GameFi改写区块链游戏规则
- 当代码碰上民主:DAO治理合约的前世今生
- ICEDAO孵化中心:创新者的强力后盾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比特币或将重演三月暴涨行情?这位华尔街大佬给出了关键信号
- 柴犬币(SHIB)燃烧量暴增背后:是昙花一现还是价值重估?
- 为什么大厂游戏纷纷玩起回忆杀?石器时代手游的怀旧启示录
- 比特币冲破2.8万美元大关:这次是真的要起飞了吗?
- 币安的香港棋局:隐秘布局背后暗藏什么玄机?
- Ethscriptions究竟算不算Layer2?揭秘ESC-VM的另类扩容之道
- 熊市尾声的逆袭:现在不进场更待何时?
- AI时代下的身份保卫战:EAS如何为以太坊筑起信任防火墙
- 数字货币交易:这个疯狂又迷人的新世界
- 市场走到十字路口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抉择
- 比特币将迎黄金时代?Galaxy专家揭秘ETF带来的财富效应
- 象牙塔里的加密革命:顶尖学府如何重塑数字资产格局
- 当数字世界活起来:自主世界的生命力从何而来?
- 加密市场风云:比特币ETF再起波澜 SEC铁腕执法引发行业震荡
- 数字货币市场周报:短线反弹乏力,警惕晚间回调风险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