稳定的深迷续低下滑币市背后个月因场持层原
最近CCData发布的数据让人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:曾经风光无限的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漫长寒冬。9月份的数字尤其令人担忧,1240亿美元的总市值创下了2021年8月以来新低。 在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,稳定币的处境似乎更加艰难。数据显示,它们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占比已经下滑到11.6%,比上月又少了0.2个百分点。说实话,这个下跌幅度虽然不大,但连续18个月的下降趋势确实值得我们深思。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BUSD和Frax的表现。作为曾经的"优等生",BUSD市值暴跌19.2%至25亿美元,Frax也跟着下滑16.7%至6.7亿美元。特别是BUSD的下跌,其实早在今年2月纽约金融监管机构叫停Paxos铸造新币时,就已经埋下了伏笔。 不过市场总是冷暖自知。就在老玩家节节败退的同时,PayPal新推出的PYUSD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8月至9月间的交易量足足翻了四倍!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: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。 说到交易平台,火币的表现可圈可点,占据了57%的市场份额,堪称稳定币交易的"半壁江山"。而USDT这个"老大哥"也稳住了阵脚,830亿美元的估值反而微增0.23%。 说实话,9月份的市场数据确实不太好看。虽然8月份整体交易量达到了4620亿美元,但中心化交易所的活动依然死气沉沉。这让我不禁想起最近跟几位投资者朋友聊天时,他们都在说:"现在谁敢all in啊?" 究其原因,监管的不确定性和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显然是最主要的推手。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在雷区跳探戈,投资者都小心翼翼地把资金转向国债这样的安全港也就不难理解了。 前美国代理货币审计长Brian P. Brooks在《华尔街日报》上的观点很有意思,他认为监管得当的美元稳定币可能成为对抗全球去美元化的利器。但说实话,我对此持保留态度。 因为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全球范围内非美元支持的稳定币正在蓬勃发展。比如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6月份推出的Progmat平台,就让银行可以在以太坊等公链上发行资产。新加坡也在积极布局新元稳定币,XSGD和Circle Singapore等项目都虎视眈眈。 说到底,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传统玩家面临挑战,新兴力量正在崛起,监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。作为从业者,我们或许应该思考:在这个动荡时期,什么样的稳定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信任?这个问题,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。市场份额持续萎缩
几家欢喜几家愁
市场低迷背后的隐忧
稳定币的未来在哪里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为什么以太坊总在原地踏步?三大痛点解析
- 监管者是否忘记了初心?SEC委员皮尔斯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
- 比特币9月走势:历史规律暗示风暴将至?
- 揭秘Tornado Cash:让监管者头疼的ZK技术明珠
- 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- 空单大捷!ETH精准狙击30点,BTC拿下300点利润
- 比特币回暖背后:2%涨幅难掩市场隐忧
- 流支付领域再迎突破:Zebec薪酬系统正式接入Nautilus主网
- LOOM会是下一个TRB吗?揭秘资金费率的温柔陷阱
- 以太坊关键1644美元压力位:这次真能突破吗?
- Block Earner求生记:在监管夹缝中推出比特币抵押贷款
- 比特币链上的俄罗斯套娃:递归铭文如何重塑数字资产
- Friend.Tech强势逆袭:社交金融平台单日交易量突破300万
- 共创团队:用专业和温度重塑互联网投资新生态
- 电信行业迎来区块链革命:Zeebu斩获2500万美元融资
- SEC重拳出击:明星动画NFT项目栽了跟头
- 虚拟货币涉案处置:我在北京看到的创新实践
- 比特币硬分叉:一场数字货币的进化革命
- 9.14行情观察:市场震荡中的交易智慧
- 比特币走势观察:牛市真的要来了吗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