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附们不人的心声生态只是庸创始
说实话,当我看到dYdX创始人Antonio最近那番言论时,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。这个曾经在以太坊上呼风唤雨的明星项目,自从宣布要搬到Cosmos这个"新家"后,就像突然被扔进了聚光灯下,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审视和揣测。 Antonio在推特上直言不讳地说:"我特别不希望dYdX的品牌与Cosmos绑定得太紧。"这话听起来有点反常对不对?毕竟他们可是要依靠Cosmos SDK来构建新版本的。但仔细想想,这就像特斯拉当年选择在SpaceX的工厂生产Roadster一样 - 虽然用了人家的地盘,但谁会把特斯拉和SpaceX混为一谈呢? 一位叫Jim Yang的网友说得挺到位:"由于Cosmos生态最近的一些负面新闻,dYdX不想被连累很正常。"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某些手机厂商刻意避开"安卓"这个标签的营销策略,虽然系统都是基于Android。 有趣的是,社区用户Travis指出了个现实问题:"普通用户才不关心你用啥技术,但开发者们可都盯着呢!"这话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用Uber的经历 - 我当时完全不在乎它用的是AWS还是Google Cloud,只管车能不能准时到。 但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网友XoXo_BubbleButt的比喻:"用着Cosmos SDK却不想和Cosmos扯上关系,这不就像雪碧生产商拒绝承认自己是可口可乐旗下的吗?" 在所有讨论中,我最认同的观点是:"我们该说的是IBC生态,而不是Cosmos生态。"这就像我们不会把整个互联网称为"TCP/IP生态"一样。IBC作为一个跨链通信协议,其潜力远超某个特定的开发框架。 从dYdX的举动中不难看出,他们现阶段更看重Cosmos SDK带来的技术优势,而非IBC的互联互通。这就像当年Twitter选择用Ruby on Rails开发早期版本一样 - 他们需要的是快速迭代的能力,而不是框架本身的名气。 相比之下,Sei Network的做法就很有意思。看看他们的合作伙伴名单,清一色的IBC连接链。这种"原生Cosmos"的定位,和dYdX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说到底,dYdX想要的不过是让用户专注于产品本身 - 就像我们用微信时不会在意它背后的服务器是用什么语言写的一样。这种对品牌独立性的坚持,在区块链这个圈子特别难能可贵。品牌独立性的微妙平衡
用户视角与开发者视角的鸿沟
IBC生态才是未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合规化背后的保险箱密码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以太坊新势力:企业国库正如何重塑ETH生态格局?
- 稳定币: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竞赛的华丽转身
- 以太坊空单完美收官:一场35点的胜利狂欢
- 市场情绪过山车:PPI数据引发的暴跌到底在玩什么把戏?
- 股票代币化:传统金融与Web3的完美邂逅
-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- 太爽了!ETH空单精准收割37点利润
- 以太坊高位回调后何去何从?关键支撑位全解析
- 币市风云录:BTC双底现生机 ETH受压难突围 OKB成市场宠儿 名人币割韭菜套路再现
-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- 当铁饭碗遇见摇钱树:深度解析国企红利投资新机遇
- 比特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:历史高点魔咒再现?
- 美联储9月降息: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美国利率未来走势:一场与通胀的持久战
- 0822市场观察: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,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
- 从喧嚣到务实:AI Agent的进化之路
-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