态的峰到s生生死谷底劫从巅
说实话,作为一个从2018年就开始关注Cosmos的老韭菜,看着它现在这个惨状,我真是又心疼又无奈。记得2021年那会儿,ATOM价格冲上40多美元的时候,哪个群不是讨论Cosmos的?现在呢,4美元出头,连个水花都砸不起来。 2024年TIA空投那会儿,我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晒收益的。有个哥们儿拿着50个钱包薅羊毛,光空投就拿了上百万。当时我就跟他说:"兄弟,见好就收吧。"结果呢?现在TIA从20美元跌到1.6美元,他那百万收益连个零头都没留住。 这种事情在Cosmos生态里简直成了魔咒。OSMO、JUNO这些项目,哪个不是先暴涨后暴跌?我认识的一个开发者,2022年all in做Osmosis生态,现在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。这种"炒一波就跑"的恶性循环,把整个生态都搞成了赌场。 说来讽刺,作为Cosmos的"亲儿子",ATOM反而像个后娘养的。你去问问现在做Cosmos生态的项目方,有几个人真的在乎ATOM?每个链都搞自己的代币,ATOM除了投票基本没啥用。这就好比盖了个商场,结果每个商户都有自己的积分系统,商场的会员卡反而没人用。 我有个做DeFi的朋友打了个特别形象的比方:"ATOM现在就像个空心的洋葱,剥开一层又一层,最后发现啥也没有。"高通胀、没上限,搞得持币人天天提心吊胆。你说这还怎么玩? 最让人心寒的还是那个JUNO事件。2022年那会儿,因为鲸鱼薅羊毛,社区直接投票把人家的代币没收了。我当时就在想:这跟强盗有啥区别?果然,后来JUNO价格从43美元跌到不到1毛钱,简直就是现世报。 这暴露出Cosmos生态最大的问题——治理机制就是个笑话。表面上看是去中心化,实际上就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。我参与过几次提案投票,那场面跟菜市场吵架似的,哪有半点区块链精神? 其实不光Cosmos,现在所有搞多链的都在渡劫。最近跟几个项目方聊天,他们说得特别实在:"现在机构资金都往比特币、以太坊跑,我们这些'花里胡哨'的技术,人家根本看不上。" 但你说技术差吗?真不差!Cosmos的IBC协议我到现在都觉得是最优雅的跨链方案。可问题是你技术再好,没用户、没应用,不还是白搭?这就好比造了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,结果上面就跑了三辆拖拉机。 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这个熊样儿,说不定正是抄底的好时机。你看那些分析机构的预测,有人看衰到2美元,也有人看到40美元。要我说,这就跟算命似的,谁也说不好。 但有一点我特别确定:Cosmos要真想翻身,光靠技术升级是不够的。得先把经济模型捋顺了,把治理机制搞明白了,最重要的是——把那些整天想着割韭菜的项目清理出去。不然啊,就算牛市来了,照样是个扶不起的阿斗。 作为一个老Cosmonaut,我现在就一个想法:要么浴火重生,要么干脆死透。这么半死不活地吊着,看着都难受。一场空投引发的血案
ATOM的尴尬处境
治理乱象与信任危机
多链生态的集体困境
黎明前的黑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BMNR的资本魔术: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狗狗币再现过山车行情:16%暴涨后的横盘隐忧
-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: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
- 投资智慧:睡个好觉比赚大钱更重要
-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-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:比特币刷新纪录,以太坊蓄势待发
-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,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?
-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: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
-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: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
-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: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
- 资深交易员赵秦川:市场震荡期的操作策略分享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: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
- 狗狗币岌岌可危!0.20美元大关恐将失守
- 11月2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:把握市场脉搏的实战思考
-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,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
-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- USD1: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