稳定天选的能否掀起新浪币界市场之子加密潮
最近加密圈子里有个叫USDM的稳定币项目闹得沸沸扬扬,作为混迹币圈多年的老韭菜,我觉得这事儿还真值得说道说道。记得去年参加线下活动时,就经常听圈内朋友抱怨:手持稳定币就跟把钱存在银行里似的,眼睁睁看着通胀侵蚀购买力。USDM的出现,似乎给这个困境带来了转机。 要说这USDM的诞生,还真赶上了一个好时机。美联储这波加息操作简直给加密市场送了个大礼包。记得去年初美联储刚开始加息时,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才0.5%左右,现在都已经蹿到5%了!这要是放在传统金融圈,妥妥的"无风险套利"机会啊。 可问题来了,咱们普通投资者想买美债有多难?光开户流程就能劝退90%的人。USDM这帮人很聪明,直接把美债收益打包成稳定币,让全球投资者都能分一杯羹。这招确实巧妙,让我想起2017年那会儿USDT刚火起来时的光景。 USDM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"变基机制"。简单说就是每天自动给你生利息,跟银行活期似的。我仔细研究过他们的白皮书,那个rewardMultiplier的设计挺有意思,相当于把美债收益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分配。 举个实际例子:假设你持有了1000个USDM,年化收益5%,那么一年后你的钱包里会变成1050个USDM。这可比传统稳定币强多了,要知道现在USDT的活期理财收益连2%都不到。 不得不说,Mountain Protocol在合规这块儿挺会玩的。百慕大牌照虽然比不上美国的严格,但好歹也是个正经监管。我在CoinDesk上看到,他们还请了OpenZeppelin做审计,每个月还要公布储备证明。这种透明做法在如今暴雷不断的加密圈里,确实能让人放心一些。 不过话说回来,他们的用户限制政策也挺有意思,直接把美国人拒之门外。我猜可能是担心被SEC盯上吧,毕竟现在监管越来越严了。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稳定币市场的老玩家,我觉得USDM确实打开了一个新思路。现在DeFi的收益率越来越低,有个能稳定生息的稳定币确实是刚需。前几天看到某交易所已经开始上线USDM交易对,说明市场认可度在提升。 但问题也很明显:流动性不足。我试过在几个主流DEX上交易,挂单深度远远比不上USDT。而且现在主要面向机构,个人投资者想大量持有还真不太方便。 我特别期待USDM能刺激一下稳定币市场的竞争。想想看,如果USDC、DAI这些老牌选手也跟进推出收益版稳定币,那场面得多热闹。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余额宝刚推出时,各家银行争相提高存款利率的情形。 不过话说回来,USDM要真正成为"底层资产"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建议大家先小额试水,别一股脑梭哈。毕竟加密市场从来不缺惊喜,也不缺惊吓。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USDM这个创新方向是对的,但具体能走多远,还得看团队的执行力和市场环境的变化。作为投资者,我们既要保持开放心态,也要时刻警惕风险。毕竟在这个圈子里,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。大环境催生的新物种
产品设计的独到之处
合规路上的小心思
机遇与挑战并存
未来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Ordinals峰会2023:比特币生态的新纪元在新加坡启航
- 以太坊基金会抛售风波:投资风向标还是运营常态?
- 10.23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当暴涨幻觉遇上残酷现实
- 比特币ETF这场游戏:不通过或许更精彩
- LINK的未来:一位分析师眼中的加密货币长期博弈
- 当AI遇见隐私:全同态加密如何守护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安全
- 昨晚以太坊多单完美收官,40个点利润到手!
- 当美联储打个喷嚏,币圈就感冒?揭秘加密货币的情绪过山车
- 虚拟货币地下交易遭遇司法铁拳:最高检连环出击释放什么信号?
- 重磅!BabyLong携手韩国第二大交易所Korbit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
- 比特币即将迎来史诗级牛市?专家预测2025年或冲击13万美元
- 比特币以太坊双双暴涨!3笔交易狂揽45万美元
- 当加密货币走进生活:D9如何重塑我们的消费逻辑
- 比特币ETF这场戏:不通过才是最好的剧本?
- 为何大陆禁止数字货币交易?香港却大开绿灯!
- 以太坊破万不是梦?一个老韭菜的深度思考
- 比特币玩家注意了:Mt.Gox还款延期背后暗藏玄机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27000美元是起点还是终点?
- MEV背后的残酷真相:以太坊正在悄悄变味
- 社区自治新纪元:1.29亿TT引爆DAO公会热潮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