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家低吸的实的真法享实经战心资深高抛一个验分
大家好,我是AL.D,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。还记得我之前在Mirror上分享的ordi、eths、pepe等项目的预判文章吗?当时不少朋友都说预测得挺准,今天我想把这个"魔法"背后的底层逻辑掰开揉碎讲给大家听。 其实这套方法论不仅适用于火爆的铭文市场,对token一级市场、NFT交易甚至传统二级市场都很有参考价值。就连Web2时代的互联网营销玩法,也逃不开这个规律。毕竟人性亘古不变,赚钱的逻辑也总是相似的。 让我先讲个有意思的故事。记得去年我家附近开了家"歪脖三自助",人均299,天天爆满。有人说是食材超值,也有人觉得一般。很快就有模仿者出现,结果要么成本太高亏本倒闭,要么根本没人光顾。 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很简单:老板先用一个月高品质低利润吸引周边3-5公里的顾客,等口碑起来后扩大到10-20公里范围时开始用中上等食材,利润提到20%。再过两个月换成普通食材,利润直接翻倍到50-60%。最后等市场饱和时,又推出499的大闸蟹畅吃套餐收割最后一波... 这套玩法在Web3世界里简直如出一辙。每个项目的推广都像水滴落入湖面,先在最核心的圈子泛起涟漪,然后层层扩散。只是在新媒体时代,这个传播过程被加速了上百倍。 我观察发现,每个项目的参与者可以分成三个圈子: 1. 第一圈:项目方的核心圈子,他们最早知道内幕消息,建仓成本最低。就像自助餐厅开业前就拿到宣传单的老顾客。 2. 第二圈:核心圈子的亲信和优质社区,他们在利好刚开始发酵时进场,就像看到朋友圈推荐才去尝鲜的食客。 3. 第三圈:普通散户,等他们听说这个项目时,价格已经处于高位,就像最后冲着大闸蟹套餐去的冤大头。 有趣的是,在传统餐饮业要半年完成的三圈扩散过程,在币圈可能5分钟就完成了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。 为此我摸索出一个笨但有效的方法:给微信里所有KOL和社区做标记。当第一圈的人开始讨论某个项目时买入,第三圈的人开始讨论时卖出。就这么个简单策略,我的综合收益率达到了70%,个别项目甚至赚了120倍。 当然,这只是入门级的玩法。更高级的玩家会通过数据分析追踪"聪明钱"的动向,或者自己成为KOL获取第一手信息。不过我还是建议新手先把基本功练好,毕竟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。 1. 不要盲目相信社区推荐,大多数时候你已经是第三圈的人了。 2. 与其到处加群,不如静下心来研究项目本身。我见过太多人在各种群里泡了几年还是亏钱。 3. 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比任何致富代码都重要。这点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需要长期积累。 最后我想说,比起这种存量博弈,我更欣赏那些能创造增量价值的项目。无论是破圈的NFT,还是改变游戏规则的GameFi,他们才是真正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。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出现。从一家自助餐厅说起
币圈的"三圈法则"
我的实操方法论
给新手的忠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洞察:10月4日行情走势与操作建议
- 比特币狂飙突袭!这次牛市能走多远?
- PEPE币暴涨70%后突破关键价位 百倍增长神话或将上演
- 比特币生态风云录:谁将成为下一个百倍协议?
- Starknet的Dojo引擎:开启链游新纪元的关键钥匙?
- 1024程序员日AMA实录:Web3大咖亲述行业内幕与生存之道
- 牛市背后的心理博弈:谁将成为下一个风口?
- 数字货币交易:这个疯狂又迷人的新世界
- 今夜CPI数据引爆市场,以太坊强势领跑,比特币能否后来居上?
- Chainlink为何成为区块链世界的超级连接器?
- 比特币王者归来:减半前的称霸意味着什么?
- LUNA 2023年能否浴火重生?$1目标还有多远?
- 加密货币的寒冬:稳定币市场萎缩揭示行业困境
- 马来西亚将打造亚洲首个比特币城市,5亿美元债券计划震撼发布
- BLZ逆势突围:一个DeFi数据服务黑马的崛起密码
- 加密货币市场再现疯狂:暴涨背后的逻辑与隐忧
- BiHelix Transcription震撼登场:解锁比特币的隐藏潜能
- 比特币为何总能带动整个加密市场狂欢?
- CFX真能创造千倍神话?我看未必那么简单
- 区块链界的奥林匹克:Blockchain Life 2023点燃加密市场新希望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