坡加的W多远密峰能走新加会观华人3世界还察缺席
刚从新加坡回来,这次Token2049大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少了些熟悉的面孔。作为深耕加密行业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,华人社区才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真正引擎。以下是我在新加坡一周的见闻和思考,希望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。 首先要说的是在新加坡费尔蒙酒店举行的Filecoin开发者峰会。说实话,五星级酒店的场地确实气派,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熬到深夜还在讨论技术细节的开发者们。特别是FIL创始人胡安那场AMA,我至今记得他拍着桌子说"存储、检索、计算,一个都不能少"时的坚定神情。 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:数据中心转型、AI与Web3的融合、FVM生态建设。说到DC问题,现场争议不小。有位来自日本的存储服务商说得很实在:"我们不是反对改革,而是需要看到明确的收益路径。"最终达成的共识是,要在保障SP基本收益的前提下推进改革。 在这次行程中,我与二十多位项目方代表深入交流,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: 1. 跨链技术成为新基建就像当年淘金热时卖牛仔裤的商人最赚钱一样,现在帮助不同区块链"对话"的基础设施项目正迎来爆发期。我看到不少团队都在开发跨链解决方案,这将成为下一轮创新的关键。 2. 加密支付的合规化竞赛峰会现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展位与支付相关,从香港的合规方案到新加坡的离岸服务应有尽有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细节:有位德国银行家私下告诉我,他们正在测试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,效率比SWIFT快10倍。 3. RWA的机遇与挑战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(RWA)无疑是今年最火的概念之一。但Inpower创始人王骏说得一针见血:"链上部分是小菜一碟,真正的难点在于链下的法律和合规。"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,这也是我们Alpha DAO选择与头部合规项目合作的原因。 走遍整个展区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西方项目方对亚洲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。有位来自硅谷的创始人甚至跟我说:"如果现在还不布局亚洲,就等于放弃了一半的市场机会。" 这让我想起香港Web3嘉年华的火爆场面。说实话,相比新加坡的"国际化"氛围,香港的会议更有"家"的感觉——满场的普通话交流,随处可见的华人面孔。难怪有同行开玩笑说:"加密行业要是没有华人,就像火锅没有辣。" 回看这次新加坡之行,虽然市场还处于寒冬,但我看到的不是退缩,而是更加务实的创新。作为行业老兵,我坚信现在是布局的最佳时机——就像2019年的以太坊,价格低迷但潜力无限。Alpha DAO会继续深耕这个领域,与社区伙伴一起迎接下一个牛市。毕竟,Web3的未来,终究要靠实干家来书写。 (P.S. 离开展厅时,有位老外问我:"为什么你们华人这么擅长加密行业?"我笑着回答:"可能是因为我们既懂技术,又懂人性。")Filecoin生态大会:技术派的主场
Web3行业的三大趋势
亚洲市场的独特魅力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德州油井旁的新淘金热:比特币矿场的另类繁荣
- KyberSwap惊天漏洞:5400万美元是如何不翼而飞的?
- 加密帝国的崛起与沉浮:为何币安的成功难以复制
- 传统银行拥抱加密时代:Raiffeisen银行2024年开启数字货币交易新纪元
- ETH多单获利30点!1650压力位能否突破?
- 10款主流加密钱包横评:哪款最适合你的数字资产需求?
- 加密货币交易笔记:11月30日BTC/ETH实战复盘与心得
- ARK会成为下一个TRB吗?巨鲸正在下一盘大棋
- 从零开始:我的Maverick Protocol流动性挖矿实战心得
- 加密货币江湖风云再起:币安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
- 当经济软着陆遇上比特币:美联储的平衡术会如何改写加密市场格局?
- 币安天价和解背后:一场加密货币监管的猫鼠游戏
- 加密货币禁令并非良方?IMF与FSB最新表态引人深思
- 比特币高位震荡 市场酝酿新机遇
- 从披萨到百万富翁:比特币14年的奇幻漂流
- 解密流动性质押代币:260亿美元背后的投资新宠
- 数字金融新纪元:加密货币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展望
- Blast空投狂欢:这次真能躺赚?
- RSS3:韩国市场热捧的潜力币种,你注意到了吗?
- 以太坊行情观察:M顶之后的投资策略思考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