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朋e的困局变成h和所中国交易友圈
想象一下,你关注的网红大V突然变成了"股票",粉丝们可以像炒股票一样买卖他们的社交价值,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魔幻?最近风靡海外的Friend.tech和TimeStore正在玩的就是这套"社交金融化"的把戏。 我最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Friend.tech这个平台,它的玩法实在让人大开眼界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Twitter大V变成"可交易资产"。用户用ETH购买大V的"keys",相当于买入了这个人的社交价值。有意思的是,keys价格会随着买卖波动——买的人多就涨价,卖的人多就跌价。 还记得我上周看到的一个案例:某知名加密货币分析师在Friend.tech上的keys价格从0.1ETH飙升至3ETH,仅仅用了48小时。这让我想起去年NFT头像炒作的疯狂场景,只不过这次炒作的标的物变成了活生生的人。 TimeStore的玩法更接地气,它把大V的时间打包成"数字商品"进行买卖。比如你可以购买某位创业导师的1小时咨询时间,或者某位明星的15分钟视频通话。这种模式让我想起2017年昙花一现的"秒啊"平台,只不过加上了区块链的外衣。 但问题来了:这些平台在中国能玩得转吗?作为一个见证过P2P网贷兴衰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前景堪忧。还记得2017年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吗?这份文件基本上给这类"社交代币"判了死刑。 最让我担心的是其中的金融风险。试想一下:某位大V的keys价格被炒高后突然暴跌,那些高位接盘的粉丝岂不是要血本无归?这种模式很容易演变成传销或非法集资。去年某数字藏品平台的暴雷事件还历历在目,当时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。 有趣的是,TimeStore宣称要"全员出海"。但根据我的法律界朋友分析,只要主要用户是中国公民,或者资金来源于中国,就难逃中国法律的监管。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某境外赌博平台的案例,最终还是被中国警方一锅端。 说实话,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,我很欣赏这些平台的创新精神。它们确实探索了社交价值变现的新路径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互联网金融整顿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提醒:在中国市场,合规永远是第一位的。 这让我想起马云说过的一句话:"创新要在监管的红线内跳舞。"对于想要试水这类模式的创业者,我的建议是:多研究工信部《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少碰代币发行这些敏感领域。毕竟,与其在灰色地带冒险,不如寻找更稳妥的创新路径。社交+金融的疯狂实验
中国市场的特殊挑战
监管红线的警示
创新与合规的平衡术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为什么我看好Band Protocol?
- 深度解析:HIFI Finance的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
- 解密代币价值:如何从纷繁市场中发掘真正的黄金机会?
- 区块链新势力:AERGO如何重塑企业数据共享格局
- 以太坊深夜突袭:2230关键点位能否一举突破?
- 市场陷入震荡格局,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- 山寨币狂欢:这些潜力币种正引发市场热议
- 深度解读JOE代币:这个让DeFi圈疯狂的治理代币到底有何魔力?
- ProsperEx引爆市场:首轮节点NFT秒光,第二轮认购即将打响
- 链游革命进行时:Dojo与Mud如何重塑游戏未来?
- Solana生态项目全景扫描:谁在引领区块链创新浪潮?
- CAKE代币强势反弹,24小时暴涨20%的背后故事
- 游戏界的狂欢夜:CoinMusme携手Oasys与Pacific Meta燃爆东京游戏展前夜
- 土耳其:加密货币浪潮中的新兴热土
- 从穿孔卡到区块链:一位老IT人的加密货币观察
- 手把手教你用JASMINER X16开启XPB+ZIL挖矿之旅
- 市场观察:链上套现潮涌动,以太坊大换手在即
- 未来已来:为什么Web3钱包正在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?
- 比特币生态爆发在即:2024年牛市最值得关注的赛道
- 一文读懂比特币生态那些事儿:从Ordinals到Runes的江湖恩怨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