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创定义如何作者重新管理链遇上区块
上个月看到Story Protocol融资5400万美元的消息时,我差点把咖啡喷出来——在这么冷的市场环境下,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简直是个奇迹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知识产权创新的从业者,这个号称要打造"链上IP基础设施"的项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,于是我决定好好研究一番。 现在的互联网创作者们真是让人心疼。就拿我一个在YouTube做动画的朋友来说,他的原创角色被某大厂"借鉴"去做周边,结果自己一分钱授权费都没拿到。互联网确实让作品传播更快了,但衍生收益往往流向了不该流向的地方。 更让人头疼的是二创问题。记得去年有个同人画师因为画了某热门游戏的同人图被起诉,但转头官方又找她合作——这种混乱的授权关系简直像场闹剧。AI时代来了之后,版权问题更是雪上加霜,我们迫切需要一套能兼顾创作保护和传播自由的制度。说实话,目前的版权制度就像用马车时代的交通规则来管理自动驾驶汽车,完全跟不上时代。 Story Protocol的做法让我想起了GitHub的版本控制系统。他们把IP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记录在区块链上,就像给每个创意作品装上GPS。想象一下:你创作了一个角色,之后无论是改编成漫画、游戏,还是被做成表情包,所有衍生路径都能被清晰记录,收益也能自动分配。 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"IP乐高"概念。你可以像拼积木一样组合各种授权模块——比如允许二创但禁止商用,或者设置自动分成的智能合约。他们还提出了将IP与DeFi结合的脑洞,虽然具体怎么玩我还没完全想明白。 说实话,推广这套系统难度不小。就像当年说服企业用云计算一样,改变创作者的使用习惯需要时间。而且各国法律差异就像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——在美国行得通的方案,到了欧盟可能就面临GDPR审查。 但我依然看好这个方向。现在的创作者太苦了,90%的人都在为爱发电。Story Protocol至少给了头部创作者更好的工具:想象一下,你画的角色被游戏公司采用时,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分成,再也不用和法务团队扯皮了。对社区来说,明确的共创规则也能激发更多创作热情。 虽然不能保证100%成功,但这种探索本身就很有价值。就像早期的互联网协议一样,可能孕育出意想不到的创新。说不定五年后回看,Story Protocol会成为IP管理领域的HTTP协议呢?传统IP制度的困境
Story Protocol的破局思路
挑战与机遇并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币圈风云:大选年里的投资密码与财富机遇
- Stacks升级在即:比特币L2生态能否迎来春天?
- TRC20-USDT发行量突破438亿:波场网络如何成就稳定币霸主地位
- 狂欢时刻!8700美元利润落袋为安
- 8月26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当暴跌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
- Toncoin逆袭记:从SEC阴影到超越狗狗币的华丽转身
- 比特币天价手续费乌龙落幕:市场风向会就此转变吗?
- 以太坊守住关键价位,牛市曙光初现?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当美联储按下暂停键后发生了什么?
- 比特币或将迎来狂暴牛市?资深分析师揭秘4.5万美元前的最后上车机会
- 9月22日数字货币周收官战: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指南
- 韩国人的加密资产家底曝光:近千亿美元藏身海外,监管风暴将至?
- 暴跌背后:加密市场的残酷考验与黄金机会
- 监管风暴持续发酵:SEC与Binance.US的资产之争愈演愈烈
- Tether豪掷4.2亿美金买Nvidia芯片,AI赛道再添币圈土豪
- 比特币狂欢:350点大赚后的投资随想
- 92亿比特币深埋垃圾场12年:一个人的财富救赎与区块链荒诞剧
- 币安资金整合引发以太坊网络堵车:Gas费为何暴涨30倍?
- 比特币牛市何时再来?资深投资者的周期观察
- 当美联储开始关注RWA:读懂代币化背后的金融革命
- 搜索
-